文 | 響鈴說(xiangling0815)
日前,康佳集團發布了2022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在報告期內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3.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42.86%。這一成績放在當前頗為激蕩的大環境之下,仍舊能看到康佳作為一家發展42年企業背后的強勁實力與良好的發展潛力。
凈利潤年年提升,開年 王炸 再現強勁實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康佳堅持 科技+產業+園區 發展戰略,聚焦 新消費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科技 三大主導產業和 園區+投資 兩大支撐產業,持續推進 產業+園區+資本 履帶式盈利模式,由此支撐起品牌繼續穿越新的發展周期。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康佳集團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逐漸增加,直到此次一季報,康佳的凈利潤依舊保持著持續性增長。
由此可見,康佳的履帶式盈利模式顯然已經跑出了成果,經營情況連年向好,賺錢能力不減,資本價值穩步提升。
與此同時,在這樣的實力支持下,康佳在今年開年也得以三度聯手央視,共同打造了《啟航2022》、《大灣區新年音樂會》和《2022網絡春晚》三場 王炸 節目,一舉占據了CCTV-1的收視高位,全方位實現品牌曝光。
此外,在銷售渠道上,康佳還聯手京東,積極參與京東 星火計劃 ,進一步深入以縣城為代表的下沉市場,繼續發掘潛在的增量紅利,國民品質品牌的影響力也持續外溢。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和反饋來看,康佳過去所堅持的發展戰略已然取得不錯的效果,正在助力這家企業煥發出新的品牌活力。
五年轉型之路,康佳未來如何?
今年是康佳轉型升級的第五年,除了持續性推行 產業+園區+資本 履帶式盈利模式,康佳還押注了 新消費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科技 三大主導產業。但,不同于前者的盈利表現強勁,后者的三大主導產業由于種種原因讓康佳面臨不少爭議。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康佳的未來之路是否還能走得通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得從短期主義與長期主義兩個角度來看。
短期主義看商業邏輯。當前,科技創新領域往往表現出高成長、非盈利、強創新的特征,爭議明顯,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燒錢嚴重,一般很容易拖垮一家企業的凈利。
但,若是只看燒錢,顯然是對品牌 耍流氓 ,認知不全。燒錢并非是主要,評估一個品牌戰略的未來重點還得看盈虧是否平衡。簡單來說,只要康佳現在還能保持賺錢,那么一邊燒錢主攻核心技術領域,并無不妥。
長期主義看宏觀戰略。 新消費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科技 三大主導產業注定是一個長期主義的故事,利在未來。哪怕不看五年十年,僅是當下,康佳的三大主導產業也已經有所反饋。
日前,康佳集團旗下的新飛品牌就聯合西安交通大學攻克了冰箱深冷技術,制冷溫度首次突破-86℃,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要知道,自2021年起,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多部門共同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而新飛的深冷技術更有望運用到運輸領域,承接國家宏觀規劃落到實處,產業潛力巨大。
更別提半導體領域本就是當前我國主攻的關鍵領域,康芯威自主研發的eMMC 5.1系列主控產品已在2021年進入規模量產階段,更有望抓住時代風口,站上新高度。
現如今,康芯威剛剛宣布完成總金額近2億元的A輪融資,再成功獲得一級市場的認可,前景明朗。與此同時,康佳集團、壹視界還共同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科技創新之路也備受認可。
在今年4月,康佳召開APHAEA 2022春季戰略新品線上發布會,并聯合知名軟件操作開發團隊Smartisan共同推出了新品智慧場景屏APHAEA A6 Pro,繼續引領行業發展,沖擊物聯網時代的壯志顯露無疑。
由此可見,在合理、強勁的商業能力支撐下,押注的三大主導產業又恰恰 撞上 宏觀戰略的風口,品牌意欲沖擊新時代的壯志不消,康佳的前路并不混沌。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響鈴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嘯獎評委;
3 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 《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志特約評論員;
5 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 腦藝人 (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 自媒體 ,成為一個行業;
7 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