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永續合約 當下很直覺理解為永遠不交割的期貨合約,其實這樣理解也沒有錯。

其實永續合約并不是新東西,在傳統金融的世界,外匯市場就已經有所謂差價合約(CFD),雖然名字不同,但這個衍伸性金融商品的本質是差不多的。據我所知,第一個把CFD 導入到加密貨幣市場的是BitMex。
永續合約本身和CFD 一樣,你碰不到現貨,交易是靠標的商品的價差獲利,一種賭價格方向的衍伸性金融商品。
「差價合約」是指訂約雙方的協議,僅以結算價與合約價的差額作現金結算的交易方式,不涉及實體商品或證券的交換。在期貨杠桿交易商則是具備利用保證金模式來放大杠桿的交易方式。
例如用5,000 元的資金,去交易10萬元的部位,這樣相當于20倍杠桿( 100,000÷5,000 )。其實它與期貨交易非常相似,但僅以現金做為結算而不會進行實體商品交割的一種買賣契約概念。
其中比較耳熟能詳的就是「外幣保證金」,簡單來說,就是交易各種貨幣對的漲跌來增加收益或避險的效果。
不過這篇給新手的介紹,不是要教幣圈新手什么是永續合約,而是你在啟用永續合約之前必須先知道永續合約的黑暗面,那些合約交易所不會告訴你的事。
流動性
合約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差,主流幣種流動性已經不高,小幣流動性更差,在停損的時候會滑價得非常嚴重,甚至本來可能可以獲利,最后卻因為滑價虧損。
高溢價
散戶特別熱衷使用高杠桿的合約,集體一窩蜂看多的時候,有時溢價特別高,譬如BTC 有時溢價可以超過一百點,此時如果要買進,就是買貴,停損的時候也會因為價格不準確被誤觸。
死亡插針
整體合約市場看多部位超過空頭部位非常多倍的時候,付給你獲利的其實不是你的對手盤,而是交易所,當你下單的時候,交易所的造市理論上要和你在現貨市場下反方向的單對沖風險,但多數交易所不真的這樣做,所以在資金費率高的時候,交易所透過控制現貨市場的價格,來吞噬你的保證金。
手續費高昂
除了價差問題之外,手續費比現貨市場來得高,此外因為你的名目值非常高,杠桿越大手續費越高。除此之外,在資金費率比超高的狀況下,每八小時還要再被扣一次錢。
溫水煮青蛙
新手在牛市的時候容易用合約賺了非常多錢,但是最后都會還給市場,為什么?因為新手對于自己使用的杠桿倍率所帶來的風險不清楚,很容易用很小的資金就操作了過度的杠桿。雖然20 倍杠桿可以讓你20 倍速度賺錢,但同時也可以讓你用20 倍速度虧錢。
而十倍杠桿在遭遇10% 的整理就會被清算,五十倍杠桿在2% 的整理就會被清算,問題是在加密貨幣市場隨便就是10% 以上的幅度在波動,機率其實是非常高。
很多曬單都很厲害?
其實,普遍散戶對合約也有認知偏誤,你在頻道內看到的曬單,其實只是保證金回饋比率(ROE) ,并沒有顯示資金部位的大小,所以要在牛市用小單做出漂亮的合約曬單其實沒這么難。還有,多數在合約市場能夠做到賺錢的人,很可能之前已經繳了非常多的學費,只是你沒看見。
最后,永續合約這種衍伸性金融商品,本身只是一種金融工具,并沒有對錯,但重點是背后的提供服務的經紀商,是否值得信任?其實在外匯市場的CFD 有些經紀商甚至沒有把用戶的單下到市場,同樣也是在跟用戶對做,這種玩法在幣圈也不是新花樣。
所以,基本上不管是老手新手,我還是建議大家都操作現貨,現貨就算被套,你可以容忍的回調區間還是非常大,停損空間也會比較彈性,重點是不會因為被砸盤資產就全部不見。
千萬不要覺得在牛市突然被砸盤是不可能的事情,加密貨幣市場多數屬于高度控盤市場,也就是說籌碼是特別集中在某些人手上,在操控價格方面是特別容易的,就算是現貨市場的深度也沒辦法支撐這樣快速的倒貨和進貨。具體交流請加筆者 CCG智能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