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行業在2022年呈現出了兩極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因商業化落地時間長于預期,一眾高估值自動駕駛公司在資本市場遭遇寒冬,Argo AI破產倒閉,Waymo深陷商業化困境,一些企業在行業競爭中逐漸掉隊或初顯疲態。
而另一方面,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接連發布政策,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產業規模擴大在即。冰與火共存,是一個新興行業逐漸轉為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市場正不斷向行業頭部企業聚集。
在這場自動駕駛的冰與火之歌中,資本也趨于冷靜, 漸進式 這一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路線受到了資本的青睞。作為 漸進式 的堅定擁護者,毫末智行在今年4月完成了高達數億元的A+輪融資。
資金總是追尋優質標的,行至2022年,毫末不僅是中國量產自動駕駛的第一名,而且其通過精進技術研發,積極修煉內功,也成為了當下最有可能沖刺自動駕駛3.0時代的中國自動駕駛企業。
布局商業化應用 量產自動駕駛的第一名
長期以來,商業應用是衡量自動駕駛企業的重要標準,被業內外廣泛關注。自動駕駛領域近兩年是一個市場熱點,而2022年則是自動駕駛行業從技術到商業應用突破的重要拐點。
而毫末智行已成為中國最早且唯一一個進入產品快速迭代階段的自動駕駛公司。截至今年11月,毫末用戶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2100萬公里,累計用戶使用時長超過23萬小時,覆蓋339個城市,預計服務中國家庭數量100萬。搭載毫末HPilot產品的上市乘用車車型超過10款,包括魏牌摩卡、魏牌拿鐵、魏牌瑪奇朵等,正在交付中的車型有摩卡DHT-PHEV激光雷達版、歐拉閃電貓、歐拉芭蕾貓等,異步并行開發超過30個智能駕駛項目。
2022年是自動駕駛技術迭代的一道分水嶺,最顯著的體現就是眾多企業集體落地了面向城市場景的輔助駕駛系統。毫末智行城市NOH也搭載于摩卡DHT-PHEV激光雷達版于9月量產,并于年內發售。城市NOH是毫末智行打造的中國第一個重感知的城市輔助駕駛產品,,有望給中國用戶帶來更優質的出行體驗。在末端物流這一細分場景,毫末智行發布了全球首款十萬元級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 毫末小魔駝2.0 。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魔駝2.0已陸續量產交付到客戶手中,小魔駝配送總訂單數超10萬單,單日最高配送達700單。其中,截止2022年9月,小魔駝已在北京順義為物美多點配送訂單超過9萬單。商業落地應用也可以倒逼自動駕駛企業的技術發展。 對于自動駕駛企業而言,在合作之后就需要懂得配合車企量產的需求,同時對于研發中的數據、技術如何區分和規權,這些方面都需要合作雙方慢慢磨合和學習。 業內人士表示。
數據驅動發展 全面升級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
在技術層面上,毫末智行堅持走 技術路線 ,通過布局Attention大模型等全球前沿技術,保持技術先進性。基于Attention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公司在今年還更新升級了自研的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MANA。
據了解,Attention大模型作為當前AI發展的新趨勢,其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成為自動駕駛3.0時代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在Attention大模型發展的過程中,面對高算力需求、高訓練成本、高落地難等挑戰,毫末正在通過低碳超算來降低自動駕駛成本,通過改進車端模型和芯片的設計來實現大模型的車端落地,通過數據的組織讓Attention大模型發揮更大效力。
背靠Attention大模型,今年面向未來城市道路更加復雜的應用場景,毫末智行對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MANA進行了里程碑式的升級,提升了MANA的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等方面。
目前,MANA數據智能體系已經完成數十萬全要素、多模態CLIPS標注,搭建完成300萬小時的中國道路駕駛認知場景庫,學習時長超過34萬小時。該系統在虛擬世界的駕齡相當于人類司機4萬年的駕齡。得益于MANA感知能力更強、更準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不僅能夠讓自動駕駛系統運動起來更像人,還能夠讓城市導航自動駕駛告別高精地圖依賴。
MANA的賦能造就了 城市NOH 的強大產品力,幫助其實現了智能識別交通燈、智能左右轉、智能變道等亮點功能。同時 重感知 這一技術路線還能夠幫助企業在減少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有望為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審批、高精地圖自身糾錯等問題的影響。此外,毫末智行的國內首個自研AEB算法通過歐盟五星算法驗證,助力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歐拉好貓成為E-NCAP 主動安全得分最高的中國自主車型。毫末智行也成為了中國首個出海量產落地自動駕駛公司。正如毫末智行CEO顧維灝在演講中提到, 以數據驅動的自動駕駛3.0時代已經到來,只有感知、認知、模式、數據4個技術條件并行成立才能稱為真正進入自動駕駛新時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做出數據通道和計算中心,以便可以更高效地獲取數據,并把數據轉化為知識。毫末正在全力沖刺進入自動駕駛3.0時代!
技術上的升級,將成為毫末智行沖刺自動駕駛3.0時代的基礎,而產品對新技術的運用,則進一步體現了毫末智行邁向自動駕駛3.0時代的可能性。
修煉內功 沖刺自動駕駛3.0時代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行業行業 漸進式 和 躍進式 路線探討從未停止。毫末智行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走漸進性線路的戰略思想。毫末智行認為,可行、可靠、可商用的漸進式發展路線,會成為推動人類實現自動駕駛的最佳路徑。
依照漸進式路線,毫末一步步穩扎穩打,發布了 五大制勝法則 以及一條 制勝公式 。 五大制勝法則 提出了要將智能駕駛產品開發,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加強產品體驗等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幫助毫末打贏智能駕駛下半場。而 一條制勝公式 則是用領先的數據智能體系乘以穩定量產能力,乘以安全,再疊加生態的冪次方,打造了 毫末模式 。
五大制勝法則 和 一條制勝公式 ,助力毫末一路高歌猛進,穩坐中國量產自動駕駛第一名。
在團隊建設上,毫末同樣在追求標準化、清晰化人才管理方法。今年6月,CEO顧維灝發布了全員信,其中首次提到了 毫末智行領導力十二條 ,從領導力角度對毫末管理者及目標人才所需具備的素質進行了發布,為頂級自動駕駛公司的人才進行了清晰畫像。 毫末智行領導力十二條 不僅適用于公司所有管理者,還適用于每一名員工,為毫末未來的人才選拔和管理指明了方向。
不斷地 修煉內功 ,讓毫末在2022年跑贏全場。今年毫末獲得了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資質認證,而首創的數據智能體系MANA榮獲2022中國汽車智能創新技術大獎。此外,毫末還入圍了多項榜單,其中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50家聰明公司 榜單、畢馬威《中國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自動駕駛領域新銳企業榜、2022《財富》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創業公司名單等。
回望2022年,自動駕駛的賽道正在逐漸收斂,資本不再輕易 概念 買單,而是通過科研投入、產品落地、用戶習慣等諸多硬實力指標來判斷商業價值。而毫末智行從長期投入、技術沉淀再到具體的商業化應用,用硬實力再次向資本市場證明了自己的 確定性 。
數字化轉型是每個CIO和大多數高層管理人員都非常關注的時髦詞匯。那么,對于所有圍繞它的宣傳,什么是數字化轉型,它真的在發生嗎?
文:互聯網江湖Mobileye市值崩了,但自動駕駛沒輸。誰也沒想到,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估值崩了。根據英特爾公開的文件,Mobileye此次IPO估值159億美元。與去年底500億美元的估值相去甚遠,短短幾個月估值縮水了300多億美元。按照港股最近一個交易日小米集團284億美元
作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新方向,自動駕駛這一賽道玩家們的參與合作熱度正在持續升溫。而對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的探索也開始越來越被業內的領先企業所重視。
繼毫末智行官宣毫末城市NOH(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將在第四季度交付的消息后,小鵬汽車也在新品發布會上同步了小鵬XNGP即將落地的消息。再加上特斯拉可能將FSDBeta引入中國市場,華為在“城市導航輔助駕駛”領域秀肌肉的動作
9月14日,特斯拉公司在一項集體訴訟中被起su,理由是其對自動駕駛進行虛假宣傳。據悉,起su書里表示,特斯拉自2016年以來明知其自動駕駛技術并不成熟,卻仍宣稱其可以正常使用,這同時還使得其車輛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