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燈、穿衣鏡、晾衣架、五斗柜 剛到北京實習的李遠,雙十二花了3000多元購買家具。雖然房子是租的,面積也算不上大,可李遠希望自己也擁有家居博主一樣的家,用他的話說 年輕人總要活得精致些 。
到北京實習前,李遠并沒有想過買家具的事,父母給的一萬塊錢 安家費 ,剛好夠 押一付三 的租金,幾乎沒有多余的錢買裝飾品。李遠在租房時看到了自如的 免押金 服務,不但省掉了一個月的押金,還可以 月付 的方式付款。沒有了房租上的經濟壓力,讓李遠可以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 安家費 。
像李遠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曾經讓不少租房者苦惱的 押一付三 慣例,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01 租房押金的 惡性演變
每一個有過租房經歷的人,對 押一付三 都不會陌生,如果是中介推薦的房源,還要額外付一個月的租金作為 中介費 。盡管這樣的陳規被無數人詬病,卻是租房市場延續了許多年的既定規則。
個中原因并不難解釋。
就像新聞上時常出現的報道:租客退房后留下了滿屋子垃圾,房東雇人打掃了兩個小時才清理完,甚至連墻壁都要重新粉刷;有租客賣掉房間里的所有家電,拿著幾千塊錢去旅游,房東上門催租金時才發現人已經不見了;欠繳水電費、到期不搬離、家具家電損壞等報道,可以說司空見慣。
押金 本質上就是一種信用保障,為了防范違約而采取的風險轉移措施,一旦租客出現違約行為,房東可以利用 押金 保障自身的權益。在社會信用程度較低時, 押金 逐漸成為社會上下游的共識,時間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租房時需要簽訂 契約 ,還要向 房牙子 付傭金為契約作保。
只是在時間的推移下,原本合理的信用保障開始向 惡性 演變,租客間接成了所有風險的承擔者。
一個典型的現象是 退押金難 。在簽合同的時候,一些房東、中介設置了各種陷阱,提前退租就會沒收押金,哪怕是到期后退租,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被扣押金。租客就像被套了一副隱形的枷鎖,哪怕是家電壞了沒人維修、水電費明顯不合理,也會忌憚房東不退押金而放棄維權。
在這樣的局面下,看似合理的 押一付三 早已變了味道,某種程度上保障了房東的利益,代價是把一股腦地甩給了租客,淪為租房行為中的弱勢群體。即便圍繞租賃市場的各項政策和法規正越來越完善,但在時間成本、溝通糾紛等因素的制約下,大多數租客只能默默忍受行業現狀。
可站在年輕人的立場上, 押一付三 的準則背后,不單單是權益是否被保障的問題,更是無法逃避的經濟壓力,一次性支付四五個月的房租,常常讓很多應屆畢業生吃不消,以至于吐槽租房經歷、和中介斗智斗勇的故事,經常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年輕人對 免押金 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02 一場長達10年的探索
想要改寫運行了上千年的行業規則,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 推翻 舊有的信用保障體系前,必須要構建起新的信用制度,以保障房東應有的權益。文初提到的自如,在 免押金 這件事上就探索了10年多時間。
想要對全社會推行免押金,故事還要從2016年說起。
為了創建 陽光租住生活 ,長租平臺自如在2016年推出了國內首個租住領域信用產品 自如信用,通過身份信息、履約歷史、租住行為、外部信用四個維度,對租客從簽約、居住直至解約的信用記錄進行評定,如果用戶的自如信用分能夠達到180分,就可以享受到押金全免的服務。
如果說押金屬于租房交易過程中的 信用實體化 ,推行免押金模式就要找到其他的途徑來進行信用核驗。自如的思路是通過身份認證、個人信用分或引入第三方信用機構等替代押金,平臺基于規則對用戶的信用進行評估,對應的活動有面向大學應屆畢業生的 海燕計劃 、自如 企悅會 簽約企業的在職員工身份認證,以及這次年底推出的芝麻信用分超550即可免押金的活動。
從限制范圍的探索到 租房免押金 的大規模落地,自如等平臺的新選擇,離不開兩個因素的驅動。
一是自如的經驗積累。比如 海燕計劃 在過去10年中為近350萬畢業生減免了超過12億元的租房押金,哪怕沒有押金作為擔保,依舊有90%的畢業生正常履約,既印證了用身份認證替代押金作為 信用擔保 可行性,也讓自如在免押金規則設置、風險控制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
二是第三方信用體系的完善。比如自如和支付寶的合作,芝麻信用分超過550分即符合免押金條件。由于芝麻信用分綜合了用戶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身份特質、人脈關系等維度,能夠準確評估用戶的履約能力。而且550分的門檻并不高,大部分用戶都能享受自如的免押金服務。
潛在的影響不應小覷,在信用體系越來越完善的當下, 押一付三 不再是信用擔保的唯一選項,至少已經在自如平臺上驗證。直接受益者正是李遠代表的年輕租客群體,一旦消除了一次性支付高昂租金的壓力,他們愿意在其他消費上有更大的支出,無疑可以進一步釋放市場的經濟活力。
03 免押金會是新風向嗎
有了自如的探索經驗,租房免押金會是租賃市場的新風向嗎?畢竟國內有著上億的租房人群,特別是經濟壓力比較大的年輕客群,加入免押金、月付成為新的行業規則,對租房市場的沖擊不言而喻。
核心在于兩個層面的挑戰。
首先是平臺方是否作為。從 押一付三 過渡到免押金、月付的新模式,隱藏的履約風險并沒有消失,照舊會有一些租客存在 不端行為 。自如的免押金服務,其實是平臺承擔了其中的不確定風險,需要平臺方有著較強的規模實力,能夠承擔免押金服務產生的信用風險和運營壓力。
一些由房產中介、二房東管理的房源,恐怕不會選擇跟隨自如的免押金路線。也就是說,目前僅長租模式具備免押金的基礎, 押一付三 的現象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相當多的城市里繼續存在。
其次是產品的標準化。租住市場的非標準化是不爭的事實,涉及到地段、戶型、裝修、習俗等多種誘因,再加上租客素質的參差不齊,無法預估的溝通和調解成本,就足以讓不少平臺望而卻步。
自如之所以敢大規模落地免押金服務,平臺的運營能力和規模實力只是一個側面,另一個重要驅動是自如租房產品的標準化。以自如的合租產品 友家7.0 為例,有著標準化的設計、標準化的裝修、標準化的管理,最大化降低了損毀、扯皮等風險,可以將免租金帶來的成本增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最終的選擇權其實掌握在億萬租客手中。作為個體的我們,無力改寫所謂的行業規則,卻可以在租房時投票給有 免押金服務 的平臺,如果平臺或中介機構不改變 押一付三 的付款策略,就將失去一個個訂單,以良幣驅逐劣幣的方式,倒逼行業內大大小小的平臺擁抱免押金的新風向。
樂觀一些的話, 免押金服務 的普及可能并不是一種奢望。五六年前的時候,到小區的公告欄去找租房廣告,還是不少人租房的主要渠道,現在許多人已經養成了線上查找房源的用戶習慣,VR逐漸取代線下成為看房的新范式。
同時也印證了一個不變的規律:無論是技術上的創新,還是制度性的改良,只要是有利于用戶的改變,都會成為不可逆的行業趨勢。
04 寫在最后
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后,房地產行業已經從增量進入存量市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
免押金 服務也許只是個楔子。
當租住市場的底層邏輯悄然生變,上下游的參與者都應該積極探索,圍繞年輕人的租住需求,不斷消除用戶體驗上的痛點,提供人性化的租住體驗,而非固守不合時宜的舊制度,比如在押金問題上打破行業慣例,推動租房邁入信用免押的普惠時代。
2022年注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在新一輪疫情的影響下,國內不少高校采取了封閉管理的策略,一二線城市的居民社區相繼實行了嚴格的防疫制度,原本有租房需求的年輕人被迫在微博、豆瓣、閑魚等渠道上搜索房源。
河北保定的一位00后女租客在欠繳8天房租后“失聯”,房東撬開門鎖后看到了讓人咋舌的一幕:外賣、奶茶、快遞盒等垃圾堆了半墻高,廁所的下水道堵塞,一些家具被破壞,請來四個清潔工花了一下午時間才基本清理干凈……
2021年4月15日,第五屆“中國租賃地產MBI頒獎盛典暨高峰論壇(2020-2021)”在上海成功舉辦。中駿集團旗下品牌方隅公寓參與本次論壇活動,并獲得“2020年集中式長租公寓卓越運營品牌金航獎”。
北京延慶香營鎮的周哥儼然成了村里的農房出租專家。自從周哥把自己家院子通過美麗新鄉村網站以年租3萬的價格出租出去之后,村里人都請他幫著出租閑置院子。不到三個月時間
作為一家提供高品質居住產品和生活服務的科技公司,自如不斷打磨標準化專業服務和房間品質,以滿足自如客的多元化需求?,F自如旗下擁有包括自如友家、自如整租、業主直租、自如豪宅、自如寓、自如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