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易不二
年初特斯拉的降價風波讓不少車企都選擇跟牌,汽車市場的價格廝殺,在上半年表現的格外激烈。
但 價格內卷 之下,消費者對產品體驗感與科技感的追求卻日益嚴苛,這也使得自主、合資和外資品牌爭相推出新產品、新技術提高競爭門檻,試圖走出 價格內卷 的漩渦。
隨著汽車能源變革的進一步提速, 技術內卷 替代 價格內卷 是長遠發展的必然。但當技術變革進入深水區,也預示著汽車市場進入了淘汰賽的下半場。
這一階段,新能源車企與新能源變革及時且徹底的傳統車企會從中受益頗多,而一些轉型較慢、本身承受壓力較大的傳統車企,必然會難以招架市場壓力,面臨淘汰危機。
既然是技術淘汰賽,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是不變的定律。只是,在格局未定之前市場永遠充滿變數,那些承壓的車企想要在關鍵賽點穩住不掉隊,或許可以學習長城汽車的做法。
起跳 之年, 緩沖 就位
盡管新能源汽車在近兩年才真正對傳統車企造成直接的發展壓力,但長城汽車的轉型從2020年就已經開始布局。
視野前瞻之外,長城汽車的轉型還應對著從新能源轉型到智能化轉型的清晰路徑。
2022年是長城在全產業鏈變革較為深刻的一年。在2022年營收利潤雙增長的亮眼財報里,長城汽車只是將一年的轉型表現描述為 深蹲 ,而將更大的期望放在了以 起跳 為主題的2023年。
在跳遠中,看似能疾速完成的 起跳 ,其實要分為 著地一緩沖一蹬伸 三個互相銜接的階段動作。從2023年的期中財報,可以看出,長城汽車的 起跳 之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 起跳 的 緩沖 動作。
這從2023年期中財報的3項關鍵指標可以得見。
其一是全局層面的營收指標,這是經營成果的直接體現,也是利潤的主要保障。對于長城汽車來說,營收所體現的經營成果,本質上就是轉型的階段性成果。
在這一點上,長城汽車在2023年上半年,以同比增長12.6%達699.71億的營收,證明了轉型的階段性成功。并且,這已是長城汽車連續三年實現增長,意味著長城汽車正沿著清晰的轉型軌跡穩步前行。
其二是產品銷量指標,這指向的是轉型階段的長城汽車,其研發的新品是否符合消費市場的趨勢。
2023年上半年,長城汽車新能源新品持續推出,銷量不斷增長,引發市場、消費者的強烈關注。其中,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5萬臺,較一季度環比增長超130%,較2022年二季度同比增長超131%,新能源轉型成效卓著。
其三是渠道上的差異化優勢。這決定的是長城汽車是否有第二增長曲線,為業務的未來發展注入動能、鉚足后勁。
站在世界汽車市場來看,在能源轉型與智能化趨勢下,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從曾經的追隨者角色,演變為引領者。而具體到中國車企,盡管國內 內卷 不斷,但海外市場卻是一片任意馳騁的藍海。走出去并穩住腳跟的企業,必然能拉開巨大的差異化發展優勢。
長城汽車正是最早構建起海外業務第二增長曲線的車企,并且,憑借 生態出海 的戰略,收獲已經一年更比一年豐厚。
2023年上半年,全速發力海外市場的長城汽車,不僅智能新能源產品登陸全球市場,更是拿到了整體銷量12.33萬臺,同比增長80.2%,創下出口歷史新高的好成績。尤其是二季度,長城汽車海外表現強勢,出口銷量達7.2萬臺,較第一季度環比增長超38%;較2022年二季度同比增長超114%。
在此之外,長城汽車還在進一步鋪開海外渠道。上半年,長城汽車在中東的首家配件中心在阿聯酋啟動運營,形成1+N配件保障體系;長城汽車巴西工廠首款混動彈性燃料皮卡項目啟動;與烏茲別克斯坦汽車集團ADM汽車工廠就烏茲別克斯坦市場開發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長城汽車旗下產品將實現本地化生產;海外經銷商網絡快速鋪設,與越南成安集團、新加披Cycle Carriage集團、英之杰集團等經銷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從這些層面的成績來看,長城汽車實際上可以宣稱完成了轉型階段的 起跳 ,但之所以仍定義為 緩沖 階段,是因為總裁穆峰坦誠表示過, 長城汽車沒有作為新能源轉型的頭部存在 ,盡管長城汽車已經把各品牌的新能源產品線補齊了。
但這也意味著,長城汽車的下半年會以更精彩的看點完成 蹬伸 ,為未來的大規模爆發積蓄力量。
以 孤峰優勢 迎來電動化、智能化大年
雖然汽車市場的淘汰賽已經進入了技術主導階段,但并不是所有承壓的車企,都如長城汽車一樣,有 寧承眼前之壓也力求長遠發展 的定力。仍有不少轉型中的車企囿于降價漩渦,一時難以走出困境,北汽、眾泰、賽力斯等,都在苦苦掙扎。
當然,任何企業的轉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長城汽車從轉型之初,就認定了這是一場持久戰。至今,已經看到了明朗的轉型前景,穆峰也只是認為長城汽車 用了3 年的時間完成了電動化的轉型 ,但 還需要2到3年的時間去完成智能化的轉型 。
格局未定,變數長期存在。但對于長城汽車來說,轉型之初就避開更多車企選擇的 卷價格 方式,而是從全產業鏈著手進行深度變革,構建 森林生態體系 形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就注定了必能完成艱難的 大象轉身 。
即便長城汽車 還需要2到3年的時間去完成智能化的轉型 ,但年年利好的成績不僅證明了長城汽車的成效明朗,還展示了長城汽車已經構建了獨特的 孤峰優勢 。
木桶原理 闡述了企業最好是讓 最短的木板 變長,但對于企業創新而言,找出 最長的木板 并且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使之成為 孤峰 優勢,才是真正適應市場競爭的經營之道。
畢竟, 孤峰優勢 就是一家企業、一個品牌乃至一個產品獨有的特色,比如微信的用戶量、華為的技術、海底撈的服務等,都是能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并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的企業資產。因此,如果一個企業沒有 孤峰優勢 ,在市場上就難言有核心競爭力。
在未來進階的轉型之路上,長城汽車已有三大 孤峰優勢 。
首先,具備 造血 能力的 森林生態體系 ,支撐起長城汽車新能源+智能化的轉型持久戰。
穆峰早已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已經走到了關鍵路口, 放血式 的價格戰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堅持長期主義,讓體系具備 造血 能力,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為此,長城以 森林生態體系 構建起完整的汽車產業鏈,通過哈弗、魏牌、歐拉、坦克、皮卡以及純電品牌沙龍六大品牌矩陣,搭建起強大的長城家族,爆發出一輪又一輪的 新品銷量強勢增長、產品布局跑出加速度 轉型落地成果。
自4月以來,長城汽車銷量連續4個月同比增長,連續3個月月銷10萬輛以上,成為中國汽車市場少數能夠保持正增長的汽車品牌。7月份,長城汽車整體銷量更是達到10.91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2.89萬輛,同比增長163%,銷量占比達到26.51%。
以新生態驅動新增長,長城汽車必能安穩抵達新未來。
其次,技術成為轉型關鍵動力的當下,作為研發投入力度最大的中國車企之一,長城汽車早已有優勢突出的技術儲備。
長城汽車的 森林生態體系 能夠自我 造血 ,背后必然是核心技術的加持。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長城汽車專利公開量達6042件,同比增長62.86%,蟬聯中國民營車企第一;專利授權量達4652件,同比增長42.87%,位居在華車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公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1966份、1650份,分別同比增長51.11%和80.53%,均蟬聯在華車企第一。
這也是為什么,長城汽車的轉型能夠走混動、純電、氫能三軌并行、多條技術路線并舉的發展策略,同時還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底盤等方面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長城汽車還在持續以增長的研發投入來夯實技術層面的 孤峰優勢 。期中財報顯示,長城汽車在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為35.09億元,同比增長10.48%。
最后,想深耕海外市場就要融入海外市場,長城汽車以 ONE GWM 綱領與 生態出海 模式,在全球舞臺上占住一席之地。
對比廝殺激烈的國內市場,海外市場誠然是一片藍海,但要在海外市場耕耘出更多更好的果實,在出海之前,想清楚用什么方法出海更為重要。
長城汽車的思維是,產品賣出去,不如品牌滲透進去。為此,長城汽車既有 ONE GWM 全球品牌行動綱領,又有 生態出海 戰略,如本土品牌一般深度耕耘海外市場。
ONE GWM 全球品牌行動綱領,可以全面整合長城汽車的海外品牌優勢資源,確保長城汽車品牌全球傳播更加廣泛,全球形象也更加統一。而 生態出海 戰略則能從研發、制造、經銷等層面,全方位滲透海外市場。正因如此,長城汽車的海外銷量能夠年年增長,新能源產品登陸全球。
隨著長城汽車 生態出海 戰略的進一步落地,未來必能恣意馳騁全球。
站在當前節點看,長城汽車的轉型階段性成果已顯現。但隨著整個汽車市場進入以技術為主導的淘汰賽下半場,長城汽車必然還要更加篤定轉型路徑,在新能源與智能化上拼技術、拼品質、拼性能,將生態優勢、技術實力與渠道網絡轉化為市場優勢,最終實現迎來穆峰所說的 明年是長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大年 。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 維密秀 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文/八真出品/節點商業組最近幾年,“長期主義”這個詞很流行。巴菲特說:“關注長期的人,比關注短期的人有巨大的競爭優勢。”張磊說:“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貝索斯說:“It’sAllAboutLongTerm,一切圍繞長期價值展開。”……那么,到底什么
近日,長城汽車公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2022年總營收1373.51億元,歸母凈利潤82.79億元,同比增長23.09%,創歷史新高。對此,多家證券公司給予長城汽車“買入”評級。然而,回顧全球經濟極不確定的2022年,車企們無一例外地陷入了供需不暢的困境,長城汽車雖取得了傲人成績,背后卻也充滿了艱
2月2日,長城汽車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73.51億元,同比增長0.6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79億元,同比增長23.09%。長城汽車表示,報告期內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提升產品力,車型盈利能力增加,以及匯率收益增加所致。報告期內,
經過30多年發展,長城汽車已躋身中國汽車企業頭部陣營,并憑借著哈弗、長城皮卡、長城坦克等品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汽車產品爆款制造機。
時代在變化,汽車行業也在不斷變化。以往提起汽車產業,我們更多討論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的核心優勢。如今,面臨新能源、智能化兩個技術變革,汽車產業也正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